9月23日,为期16天的2025埃及鲁班工坊大学生研习营圆满落幕。本次研习营由新利18平台、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联合举办,旨在进一步提升埃及鲁班工坊运行质量和发展水平,促进双方青年学生间的技术技能交流与文化互鉴。来自埃及鲁班工坊的19名优秀学员顺利完成了在津的学习与实践任务,满载而归。
01 营期回顾:专业培训与技能实践并重
研习营自9月8日启动至9月16日期间,埃及学员在我校围绕数控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两个专业领域,深入学习了多轴加工、3D打印与产品设计、产品检测、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调试、储能电池原理、风力发电机组及能源互联网等理论培训,在产教融合基地进行了动手实践与实操锻炼,学习掌握先进制造、绿色能源的关键技术,并到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TCL中环等合作企业开展实践交流,了解产业前沿技术和企业创新发展。
02 共谋发展:共绘鲁班工坊发展新蓝图
9月15日,我校组织召开“埃及鲁班工坊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埃及鲁班工坊项目负责人阿黛尔·萨巴格、新能源专业负责人瓦利德·阿卜杜勒·瓦哈卜,我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云梅及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负责人、合作企业代表共同谋划埃及鲁班工坊数控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两个专业未来发展,围绕实训设备升级、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为推进埃及鲁班工坊2.0建设凝聚共识。

03 人文交流:多元文化体验促进青年情谊
除专业课程的学习实践外,研习营还安排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与生活融合活动。在艺术工程学院体验盘扣制作与团扇绘画,感受非遗魅力;在经济管理学院参与数字直播营销观摩,近距离了解中国电商生态。走进天津科技大学,拓展产业认知与校际互动;走进古文化街,体验津门故里文化。课余时间,学员们还在学校食堂学习包饺子,亲手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在互动中增进情谊;学校特意为在津研习期间过生日的埃及学员准备了生日惊喜,传递温暖关怀;埃及学员们也积极利用学校体育馆进行体育锻炼,展现出蓬勃朝气。

04 交流研讨:EPIP应用研讨分享经验与成果
9月22日,“中埃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应用推广研讨会”成功举行。会议以“赋能·融合·共赢”为主题,来自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新利18平台、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专家以及教师代表围绕鲁班工坊建设、EPIP教学模式应用和推广等议题展开研讨。埃及鲁班工坊项目负责人阿黛尔·萨巴格、新能源技术专业负责人瓦利德·阿卜杜勒·瓦哈卜分享了鲁班工坊发展及EPIP应用的经验与成果。
研讨会上,举行了研习营结业仪式,为全体埃及学员颁发了培训结业证书。埃及学员代表在发言中感谢中方院校的精心组织,表示通过此次研习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包容与活力。

05 合作新篇:深化交流共绘鲁班工坊美好未来
本次埃及鲁班工坊大学生研习营是落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精神,推动双方职业教育合作持续走向深入的具体行动。通过“技术共学、文化共享、产学联动”的模式,进一步搭建起青年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为埃及鲁班工坊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也成为双方友谊与共同发展的鲜活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