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大数据与业财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025年理事会在新利18平台召开。本次会议聚焦“深化产教融合、中高本研贯通”主题,汇聚“政—校—行—企”多方力量,共话数字工匠培养新范式。
领导致辞:锚定数字经济,勇担职教使命
会议开篇,新利18平台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云梅致欢迎辞。她指出,作为一所扎根天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职业院校,学院始终秉持“与产业同频、与区域发展同向”理念,已建成智慧财经实习就业基地等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近三年累计输送1200余名高素质财经技术技能人才。
2023年共同体成立以来,政校行企四方构建“企业需求—人才培养—岗位输送”闭环。作为牵头单位之一,我校正以“高技能人才集群培养计划”为抓手,系统推进育人方式、教学模式深层次变革。李院长期望通过此次理事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共谋发展,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工作实践:成果丰硕,绘出产教协同新图景
共同体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利18平台经济管理学院书记、院长只井杰作年度实践报告。她指出,共同体成立两年来,紧扣“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主线,在课程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研、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已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跑出数字财经领域产教协同“加速度”。
成果发布:教材×平台“双轮”驱动,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会上,新利18平台大数据与会计教研室主任李丽娇发布了产教融合新形态教材。该系列教材紧扣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考纲,秉持“书证融通为纲、能力培养为核、价值塑造为魂”的编写逻辑,既服务学生快速跨越初级会计职业准入门槛,更瞄准业财税一体化需求,培养“守法规、懂核算、精实务,会工具”的技能人才
浩天云学院副院长邓伟现场推介共同体重磅共研成果——AI数字税务平台。该平台依托“标准公式—智能推理—个性化配置—自动化处理”四级架构,具备全维度数据采集、精准风险分析、智能合规筹划、自动报税与研发管理等核心功能。目前,平台已在教育机构、企业、事务所三类场景落地应用,为行业数字化升级注入“税务大脑”。
行业洞察:明确需求,校准人才培养方向
天津市代理记账行业协会会长杭喆以《数字时代企业转型及用人需求》为题,结合行业调研指出,当前企业对财税人才的“数字化能力”要求显著提升,80%的基础核算工作将被AI替代,具备“懂政策、会工具、善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达30%。他呼吁共同体进一步加强AI财税工具应用、跨境财税等课程建设,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数字工匠。
未来规划:贯通培养+教材研发,锚定高质量发展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齐旭高主持共同体下一步工作计划研讨,聚焦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中高本硕贯通培养与教材编写计划两大议题,与会嘉宾积极发言,达成以下共识:以“分层递进、能力聚焦”为原则,绘制覆盖全培养周期的能力图谱,打通“能力图谱为基、证书为标、学分银行为纽带”的中高本硕贯通培养链条。同步制定“基础夯实—新政适配—数字赋能”三步走教材研发规划,确保课堂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领导讲话:天津职教以改革锐气续写“实业之城”新篇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力在讲话中指出,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职业教育历史底蕴深厚:从近代实业教育发端,历经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演变,其发展呈现“基奠深厚、特色鲜明、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特点,从工学并举到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再到五业联动,持续探索模式创新。在产教融合领域,天津构建“一部立法保障、两项机制牵引、三项载体支撑、四项措施并进”体系,拥有全国唯一产教融合地方立法,在国家级市域联合体、双高建设等方面成果显著。同时,他强调共同体要以企业为发动机,通过“有组织、成体系”的打法,推动职业教育在落实“三融三通”要求中,为产业升级持续供能、为人才成长持续护航,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中持续探路。
此次理事会的召开,为大数据与业财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翻开崭新一页。未来,共同体将继续汇聚政校行企四方智慧,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资源共享为支撑,推动业财税领域产教融合向更深处挺进、更广处延伸,持续书写数字时代职教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